宝宝走路早,会罗圈腿吗?
欢迎点击上方“澳洲妇幼Dr韩”加关注 ↑
01
学走路
孩子们一般在8-18月龄期间学会自己走路。学会走路前,6-13月龄通常是爬行阶段,9-12月龄则是学站阶段。
独立行走需要满足很多客观条件,比如有良好的肢体平衡协调能力、双腿能交替承受体重等。对孩子们来讲,最终学会走路,是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(图片来源:Shutterstock)
02
罗圈腿
罗圈腿也叫O型腿,学名是膝内翻;也就是当孩子站立,双脚及脚踝并拢,两侧膝盖仍然分开。
(膝内翻示意图;来源:www.rch.org.au)
胎儿在子宫内,为了适应狭小的空间,他们全身蜷曲,有的骨骼会轻微旋转。因此,宝宝出生时就有罗圈腿,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,也称之为生理性罗圈腿。
虽然宝宝出生时就已经有罗圈腿现象,但大部分家长是在孩子学走路之后才注意到。
孩子开始走路之后,罗圈腿现象可能会加重一些;而走路相对早一些的宝宝,罗圈腿的现象也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。
但罗圈腿不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,也不会影响他们爬行、走路、奔跑等大运动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一般到了3-4岁左右,罗圈腿也就自然消失了。
(图片来源:pexels)
03
哪些情况要小心
婴幼儿罗圈腿属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绝大部分不需要特殊处理。但极少数情况下,罗圈腿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,比如:
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、Blount病、代谢性骨病、铅中毒、氟中毒、以及感染、创伤、肿瘤等。
病理性原因导致的罗圈腿,会有一些征兆。孩子有罗圈腿同时还有以下情况,就要引起重视,及时看医生:
1. 跛行或者疼痛感。
2. 不对称,只出现在其中一条腿。
3. 在2-3岁以后,罗圈腿现象仍然十分明显(比如站立双脚并拢后,两侧膝关节的距离大于6厘米),甚至加重。
(图片来源:pexels)
04
走路早和罗圈腿
因此,走路早,确实会让罗圈腿现象相对更明显一些。但大部分罗圈腿都是生理性的,不需要特别处理,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失。家长不用因为担心罗圈腿,而刻意制止孩子正常学走路。
孩子学会走路了,我们不用过于担心时间上的早晚,需要做以及能做的还是多陪伴和多观察。另外,孩子学会走路以后,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。因为,会走路了,活动范围也就大了,坠落、溺水等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风险会增加。如何防范,具体参见《重要!最全儿童安全清单请收下,不再让孩子冒险》。
部分参考来源
1.https://www.rch.org.au/ortho/for_health_professionals/Bowed_legs_%E2%80%93_genu_varum/
2.https://www.rch.org.au/uploadedFiles/Main/Content/ortho/factsheets/BOWLEGS.pdf
3.https://kidshealth.org/en/parents/bow-legs.html
4.https://raisingchildren.net.au/guides/a-z-health-reference/bow-legs
5.https://childrensnational.org/visit/conditions-and-treatments/bones-joints-orthopaedics/bowlegs
-END-
如果觉得有用
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人
(图片来源:pexels)
往期回顾
设置星标,不再错过我的推送:
1.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“澳洲妇幼Dr韩”
2. 点击右上角“...”
3. 点击“设为星标”
长按关注,阅读喂养|睡眠|养育|孕产科普
一起科学、从容育儿
分享 点赞 在看 ↓↓↓